品名:《汉字大爆炸》文选摘图
品名:《汉字大爆炸》文选摘图产地:中国
建筑改变生活
建筑设计师的浪漫和交织的过程,优秀的建筑作品是艺术和科技的结晶,从这个角度而言,优秀的建筑师首先应该是艺术家,而创作的灵感往往就源于前期用于构思、交流、展示的草图和模型之中。草图和模型是建筑师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对话的语言和工具,它们记录着建筑师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创作的轨迹,流露出建筑师作为个体的特质和喜好,也反映出建筑师双手的灵巧。因此建筑师创作过程的草图和模型,既有实用价值,更具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建筑创作有“方法”可循,但更重要的是“感觉”,“方法”解决问题,而“感觉”则让人可以触及艺术的真谛,“方法”和“感觉”合二为一,才能出大师、成大作。在我们熟知的建筑大师同时,也是名符其实的艺术大师,包括达•芬奇、高迪、赖特、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安藤忠雄、库哈斯、斯蒂文•霍尔等等,除了建成了不少传世之作,他们的草图和模型同时也是珍贵的艺术品和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由于建筑设计过程中不断加入的功能、工程、规模等因素,建成的房子更多的表达了“方法”的严谨、精准。而过程中的草图和模型,由于所创作的阶段比较个人化和单纯,反而更能表达“感觉”的魅力。
抛开建筑作品本身的学术探讨,单就草图和模型的艺术价值而言,恰恰在于它们源于建筑师之脑,出自建筑师之手,手和脑的工作逻辑,手和眼的关联互动,手和材料的触摸体验,这种个体属性的本能创作方式与画家、雕塑家无异,是任何其他机械、技术方式无法取代的,这里包括了建筑师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态度、个人的经历和修养、哲学的思辨、空间的构成,视觉的审美、材料的质感和概念的传达。
草图和模型跟绘画一样,也分“内在的”和“外在的”两层意义,“内在的”与灵感、概念、思考有关,“外在的”与展示、操作、实践有关。“内在的”注重思想,往往决定建筑的魂魄,“外在的”注重功底,则往往影响建筑的外表,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难分孰重孰轻。在很多建筑师的工作中,草图和模型是一种习惯。模型、甚至是信仰、这种方式不单指建筑师的工作心情和身体状态,也是指建筑师同手上的被操作物之间的一种潜在交流方式,可能是笔、可能是刀,可能是别的任何媒介。这种关系也可以理解成各种终端之间信息传递的关系,这种信息的传输具有相当的对称性,是一个可调、可改、可逆的互动操作现象,在貌似不可求只可遇的反复过程中,“上帝之手”的神来之笔往往就突然出现了,而这一刻就投射在草图和模型这种有形之物上,进而孵化成百年广厦,神奇地屹立在大地上,影响着千万人的生活。正是因为草图和模型肩负了建筑师思想承上启下的使命,在欧美建筑师的草图和模型早就作为艺术品进入收藏的范畴,甚至出现专门的建筑师画廊,蓬皮杜艺术中心,就有收藏柯布西耶草图和模型的常设展厅;现代艺术中心展过扎哈哈迪德的手稿和绘画,有不俗的市场表现;柏林Aedes画廊展出过众多普利兹克得奖主的手稿;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在展出张永和三十多年来的创作,也是以草图、模型为主;上海博雅珊艺术中心做过安德鲁的画展。如今建筑师的草图和模型开始受到中国艺术圈和收藏界的关注,得到拍卖更是开创了先河。首次开辟建筑师草图专场,提拔建筑师推动原创设计精神整体行业的社会地位和艺术价值,促进中国原创设计的发展,甚至对建筑教育本身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恰恰也是“思班都市”至2002年成立至今十年来一直推动的事业。
思班都市(SPAMAPS)源于马达思班(MADAS.P.A.M.)的媒体部门,是马达思班在过去十多年来的从事中国非典型时期建筑创作运营过程中的一个镜像,注重收集、回顾、再收集、反射、折射、对话、争议等方式去反思这个史无前例地将自己生存环境人工化的过程中。作为一家具有国际经验眼光的服务公司,思班都市以城乡理论思考和都市和农村生活体验为基础,以未来城乡创新为理想。思班都市十年来一直不断致力于都市建筑艺术的策划与营销活动,通过参选和策划一系列国际展览来更深刻地观察中国问题,探索并发掘这些改变着我们的都市环境和都市生活的重大设计与营造活动,同时也提供给中国设计师与世界一个交流的平台。
思班都市也发起成立中国自己的建筑博物馆、建筑画廊和建筑文化基金,以建筑师草图、模型和其它文献资料为基础,建立包括拍卖、建筑评论 、学院、学术机构、画廊、收藏家、专业媒体、资本、基金会、即艺术等环节和资源的一体化操作体系,摸索一条结合艺术、公益、商业、教育的建筑文化产业之路。
数据来源: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